比如,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不同,提前对教室进行简单的布置,以营造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亦可在课前播放一些经典名曲或校园歌曲,又或者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视听结合。
2. 学生的个性特质存在差异。为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喜好,学习音乐的方式等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这样一来,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就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发现:用好课堂细节
前不久我上了一堂《走近京剧大师梅兰芳》,正欣赏到《贵妃醉酒》时,突然发现有一个男生一边欣赏,一边在座位上模仿起了梅兰芳先生表演时的动作,其他的同学看到后纷纷笑话他,此时的我却非常欣赏他的投入。
为化解这位男生的尴尬,我特意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贵妃醉酒》中梅兰芳先生在表演时,他要表现的是杨贵妃的“醉”还是“贵”?
这位男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贵。
于是我又提问:梅兰芳先生从哪里表现出了杨贵妃的“贵”呢?
这位男生回答:从他表演的小细节中,他的眼神,他高高抬起的下巴都显出贵妃的高傲,那一转身,无不表现出杨贵妃在得知唐玄宗失约后的失落心情,却又不能在众太监和宫女面前失态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贵”。
没等我做出总结,如雷的掌声已经响彻整个音乐教室。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再表扬他了,他的回答更是证明了一切。
从他兴奋的眼神中,我坚信,这位男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将会更加努力和执着。受他的影响,后半节课,其他的同学也一下子投入了。这节京剧课上得也比平时有趣许多。
课后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假如没有注意到课堂中的这些细节,那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呢?或许真是会扼杀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正所谓“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所以:
1.要注意到,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和肯定,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优秀的。因此,适时地在课堂中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许,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 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句话都应该预设在教学设计中,并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和阐述。力求每个学生都能了解教师的意图。
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
我在每次上课前,都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的才艺表演,让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可以有展示的机会。学生也非常重视这样的表演,每次表演的同学都会提前精心准备。许多孩子更喜欢表演当今比较流行的音乐,这样更具有现代感,有的甚至还像明星一样成立了一个组合。表演完毕后,台下的同学们掌声雷动,“小明星”们收获了不少粉丝。这更加提起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最好能让孩子在音乐课堂中尽情地展现自我。
师生共唱同一首歌
“参与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不能再用教师说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
我在分析柏辽兹的作品《幻想交响曲》时,将一个“固定乐思”主题反复播给学生聆听,让学生从各个音乐要素中寻找音乐主题的特性,启发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边回答,并请学生哼唱主题旋律,切身感受主题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然后再将其他乐章中所出现过的“固定乐思”主题,与这个“固定乐思”进行对比聆听。虽是相同的旋律,但因乐器音色的改变,使得音乐的情绪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就有了非常截然不同的意境。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学生们不仅记住了这一主题乐思,更对作品本身的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把一首歌曲进行N种改编
普通高中音乐创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给有创造力的学生以创造的机会。
在一节歌唱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大家都熟悉的儿童歌曲《两只老虎》进行创编。在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将节奏和节拍做些改动,又比如在主旋律演唱时加入其它的人声效果或乐器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创作了各种风格迥异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相象力和创造力。也从中了解了音乐的多元性。
所以,为了让学生大胆地尝试,教师要不断地给予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音乐课,重在审美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而这正是音乐课堂的核心思想。所以,最后分享几个心得:
1.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音乐中产生共鸣。
2. 音乐教育的最终的目标和宗旨是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人,因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引导学生辨析何为经典而高尚的音乐,何为低俗而谄媚的音乐。
3. 教学内容的选材上,应给与学生多些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辨识能力。
4. 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轻技重美,少些技能性的训练,多些实践、创造和审美的能力体验,基本技能应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有机地渗透。
曾听一位资深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是使它开花结果”。
音乐课堂要焕发其独有的生命力,就需要教师真诚地引导学生步入音乐的世界。相信,我们今天的努力,定会为他们的未来增添几分绚丽的色彩!
本文整理自作者博客文章《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生命力》,如有侵权请联系。
图片丨花瓣网
编辑丨黄圆圆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音体美”相关内容
丨陈璞丨丨
丨
/ 蒲公英大学三系课程-数学的神形美(小学段)/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星教师》杂志2017年全年征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