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注册开户

高句麗人

高句麗人

主条目:高句丽遗民复兴高句丽的运动

《三国史记・ 高句丽纪十》记载 “总章二年夏四月,高宗移三万八千三百户于江淮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高句丽亡国后,大部分部落投靠关内武人集团(如幽州、营州)或后来的渤海国。渤海国灭亡后,部分渤海贵族和遗民投靠到高丽。渤海国故地的渤海遗民经过辽朝,被强制迁于辽西融入契丹,后融入汉等民族。传统观点认为粟末靺鞨联合其他靺鞨部落构成渤海国民族的主体。但是近代的研究表明“粟末靺鞨附高句丽者”才是渤海国的民族主体,而粟末靺鞨主体部分在隋代已迁往辽西,后迁入幽州,高句丽亡国后与高句丽的武人集团一起已经溶于中原社会,大祚荣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联合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国,而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6]

高句丽遗民裡又有一部分变为新罗人、靺鞨人[7],进入朝鲜半岛的高丽国或曷懒甸等女真部落。

一部分高句丽王族和百济王族被拉到唐朝境内,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发掘面世的高句丽王族泉男生、泉男產、泉獻誠、高慈、高震、泉毖,以及百济王族扶餘隆的墓誌铭,清末民初著名金石学者罗振玉编成《唐代海东藩阀志存》一书。[8]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保隆认为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高句丽曾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

高句丽王族高丽若光率领高句丽遗民1799人亡命到日本,在日本武藏國[10]开拓高丽郡,並建立高丽神社。[11]

高句麗人亡国后成为中国境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经过辽、金、元、明等朝代的历史变迁,高句丽人最终入中原,融入汉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