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官网注册开户

泰国为什么盛行人妖?

泰国为什么盛行人妖?

讨论泰国人妖文化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泰国独特的性别观念。泰国古代就有“阴阳人”“第三性”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也融入了佛教文化,并没有产生不可弥合的冲突。

其实,开放多元的性别文化是整个东南亚的共性与特性,“第三性”也并非泰国独有,这是由东南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妇女在劳动当中的参与度。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土地更稀缺的社会,以及工商业相对农业比重越大的社会,女性地位就更高,性别观念也更开放。

因此,游牧社会的妇女地位普遍高于农耕社会,边疆地区的妇女地位一般高于帝国中心,城市的妇女地位相对高于农村。

而古代东南亚,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倚重贸易的地区,因此性别观念相当多元开放。

今天东南亚人口接近7亿,接近中国或者印度的一半。但这个庞大的数字是19世纪以来人口爆炸的结果,在此之前,东南亚的人口一直在3000万以下,相当于同时期中国或印度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些人口散布在连绵的山脉、丛林与海岛之间,部分人口在谷地聚集形成的城邦和国家也十分依赖对外贸易。以上基本事实决定了女性在劳动中的高参与率。

古代中国和欧洲的旅行者注意到,东南亚港口商业女人当家的比例往往超过一半,而中国、印度、阿拉伯地区集市上女人当家的比例一般不过十分之一。

女性财产继承权在古代东南亚也是通则。甚至在颁布严苛儒家律令的19世纪越南阮朝,女性继承权在民间特别是越南南方依然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

中国西南的官僚和马来诸岛的传教士也发现,男女自由恋爱十分普遍,结婚、离婚乃至临时婚姻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一些岛屿流行男性取悦女性的玩具和手术,许多民族实行走婚制和从妻居制,甚至在结婚时歧视处女。

女性君主或女性摄政在东南亚也相当常见。伊斯兰世界有据可查的34位女王当中有24位都来自东南亚。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性”观念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接受。除了傣泰民族,另一个以第三性著称的族群是马来世界的布吉斯人。

那么,自古以来的第三性文化,以及东南亚社会的性别宽容是否足以解释当今泰国的人妖文化呢?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在于,虽然泰国乃至东南亚自古就有第三性文化,但是这种文化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当中其实是在走向衰落的。

15世纪之后,古代东南亚先后遭受了两轮外来冲击,这两轮冲击明显打击到了这个地区多元开放的性别文化。

第一轮冲击是所谓的“四大经文宗教”,即上座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儒教。从15世纪开始,四大经文宗教在东南亚加速传播,它们都来自所谓的“核心文明”,无一例外地对女性特别严苛。

第二轮冲击是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英国自诩为现代性的典范,也是后发国家的主要榜样。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个高度性压抑的社会,对第三性毫无宽容可言,这种观念作为“文明象征”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在英国人和认同英国价值观的殖民地精英眼中,第三性就和娈童、宦官一样,是“野蛮的”“应该被淘汰”的性别角色。

在遭受外部冲击的同时,19世纪东南亚也经历了巨大的内部变革。随着人口爆炸、种植园农业兴起,支撑传统性别观念的土壤也被破坏了。虽然相对的性别宽容并未消失,但是“第三性”这样的观念无疑在走向衰落。

那么,究竟是什么扭转了这种衰落的趋势,让泰国的第三性文化以一种现代方式复兴,并且同服务业紧密结合,形成了“人妖经济”呢?

答案就是我一开始说的撤退症状。

相关推荐

线列步兵
365bet官网注册开户

线列步兵

📅 07-08 👁️ 5868